南昌依水而建、因水而兴,有着“一江十河串百湖”的丰富水系,近年来通过建设赣江抚河下游尾闾综合整治工程(以下简称“赣抚尾闾工程”)这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投资最多、规模最大的单体水利工程,实现了水域生态的全面提升,其主支、北支、中支、南支四大枢纽及洲头防护工程相继完成,显著改善赣江南昌段枯水期水位,形成了“江面开阔、烟波浩渺”的壮丽景观,被市民和网友誉为“南昌看‘海’”。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弘扬南昌“水城共生”的城市特色,展现赣抚尾闾工程成果,南昌市文联拟举办“一江碧水 南昌看‘海’”2025南昌谷雨诗会,以诗歌为媒介,诠释“一江碧水”背后科技治水、生态修复的智慧与实践。通过诗歌创作与文化交流,展现南昌“四纵三横”骨干水系生态治理成果,讴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成就。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南昌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单位:南昌市文学艺术院 承办单位:南昌市作家协会 承办单位:南昌市文艺评论家协会 承办单位:南昌市诗歌学会 二、征稿要求 (一)征稿对象:面向全国各地的诗人、诗歌写作者。为培育本土文学新力量,激励年轻作家创作,特面向江西省在校大学生(各高校专本硕博在读学生)设立大学生特别奖。 (二)作品主题:以水为媒,以诗为介,聚焦南昌“四纵三横”骨干水系生态保护成果,展现“水城共融”的城市风貌,倡导全民共建绿色家园。 (三)征稿体裁:征集新诗、古体诗。 (四)征稿时间:即日起至2025年3月31日。 (五)诗歌评审:由南昌市作家协会、市评论家协会、市诗歌学会邀请省市知名诗人、诗评家组成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 (六)注意事项:每位参赛作者以3首诗为限,新诗每首不超过40行,组诗不超过120行;格律诗词可用平水韵或新韵,但同一作品不可混用新旧韵。来稿必须注明真实姓名与笔名、作者简介、详细地址、邮箱、电话号码等,并注明“2025年南昌谷雨诗会”征稿字样(大学生特别奖需注明,以便分审)。所有投稿作品必须为作者原创,未在公开发行的报刊发表,文责自负。作者请勿重复投稿,否则视为无效稿件。 (七)投稿邮箱:ncsgysh@163.com 三、奖项设置 1.一等奖:新诗2名,奖金各5000元(税前); 2.二等奖:新诗3名、古体诗1名,共4名,奖金各2000元(税前); 3.三等奖:新诗4名、古体诗2名,共6名,奖金各1000元(税前); 4.优秀奖:新诗14名、古体诗6名,共20名,奖金各200元(税前); 5.大学生特别奖:新诗5名、古体诗1名,共6名,奖金各1000元(税前)。 四、其他事项 1.作者务必在投稿作品后注明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 2.大学生特别奖投稿者需在投稿文档中附带学籍证明(学信网截屏或学生证照片等),以便组委会核实信息。 3.对于获奖作品,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所有,主办单位有权在报刊、画册、出版物、行业宣传、网站等非商业用途中使用,不再支付稿酬。 4.所有投稿者均视为同意以上事项;本次征稿启事的最终解释权属于主办单位。 联系电话:0791-83812195 2025年南昌谷雨诗会 诗歌大赛组委会 2025年3月11日
版权所有:南昌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2023 版权所有
地址:南昌市红谷滩区会展路199号 邮编: 330046 电话:0791-83986935
赣ICP备2023004682号-1 技术支持:南昌广电全媒体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南昌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2023 版权所有
地址:南昌市红谷滩区会展路199号 邮编: 330046 电话:0791-83986935
赣ICP备2023004682号-1 技术支持:南昌广电全媒体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