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天空一擂太阳鼓,营盘圩就醒了。跟着它一起醒来的,除了营盘圩的芃芃草木和袅袅炊烟,还有森林里的鸟:池鹭、杜鹃、斑鸠、柳莺、伯劳、白鹇、长嘴鸦、松雀鹰……这些大地的精灵扑棱着羽翼,在森林、草甸轻盈地剪出一条条美丽的弧线。森林里牛奶一样的雾霭,高耸入云的山峰,在此起彼伏的鸟叫声里,变得更加诗意、灵动起来。”
亲爱的读者朋友,当您读到以上这段文字的时候,脑海里想到了什么?是不是跟我一样,想到了村庄、森林、草甸,以及很多很多的鸟?这是绿色生态小说《万羽归来》的开篇,写的是关于江西遂川千年鸟道营盘圩里发生的故事。
江西是一片钟灵毓秀的土地。这些年,我一直致力于用江西元素讲好江西故事,《万羽归来》就是其中的一部作品。这部作品收录了《万羽归来》《船岛鱼鹰》《来自夏布国的采莲》《修补回忆的狐狸》等10个短篇故事。故事中也都洋溢着浓浓的江西地域特色:《万羽归来》《船岛鱼鹰》写的是关于长江生态大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都是跟江西省的省鸟——白鹤相关;《青花》写的是景德镇陶瓷的故事;《来自夏布国的采莲》讲的是江西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夏布绣”的故事;《沙窝窝》讲述的是新时代赣南乡村少年爱护自然,敢于追梦,努力建设美好家园的故事……希望孩子们读了这本书,能够树立起保护绿色家园的理念,更加热爱大自然,自觉地保护大自然,让山更青、水更绿、空气更甜、家园更美;也希望他们通过文学作品的熏陶,拥有勤劳、勇敢、善良、坚韧等优秀的品格。
去年冬日,我拿着刚出版不久的《万羽归来》,再一次来到鄱阳湖畔,看从西伯利亚刚飞回来不久的万羽候鸟,更加心潮澎湃。一直都记得第一次去鄱阳湖见到白鹤的那种感觉,后来,我便在文学作品里留下了它们的身影。我在《船岛鱼鹰》这篇文章里是这么写它们的:
“随着枯水期的到来,鄱阳湖开始展现出它诗意而浪漫的另一面。近处的湖滩上长出许多雪白雪白的芦苇,还有像发丝一样柔软的翠绿水草。远远望去,还有延绵几公里的大片蓼子花在风中低吟浅笑。天鹅、白鹤、大雁、野鸭子等候鸟纷纷飞来,几只、几十只、几百只、几千只、几万只……船岛成了候鸟的天堂。它们时而在芦苇丛中驻足,时而在草洲上出没,时而在村民的水稻田‘食堂觅食’,为鄱阳湖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与灵动。”
这个场景多么和谐,多么诗意呀!我做梦都曾一次又一次梦见自己跟这些候鸟在一起呢。我希望这些文字能够给小读者带来共鸣,带来美的感受。
不少小读者曾问我:《万羽归来》这本书是怎么创作出来的?灵感都来自哪里?我跟孩子们说:“灵感从大地采撷而来。”
是的,写作需要行走,需要用脚去丈量。为了创作《万羽归来》,我行走了很多地方,南昌新建、鄱阳、余干、景德镇、龙南等地的采风,都给予了我创作的灵感。比如,在创作《船岛鱼鹰》之前,我就不止一次去鄱阳和余干采风,看芦荻飞雪,候鸟归来。后来,我还多次到南昌新建南矶山红卫村的“颐养之家”采风,采访了很多南矶山土生土长的人,他们对鄱阳湖特别是候鸟很有感情,也很了解当地的情况,他们的话对我很有触动。
书里的很多画面和细节,其实都是采风采来的,比如《船岛鱼鹰》里面写道:“翻耕机翻耕了一圈又一圈,鸟儿们也跟着飞了一圈又一圈。哗啦啦,哗啦啦,看起来就像是一场小小的风暴。”“由于持续强降雨,鄱阳湖水位突然暴涨。船岛上的很多低矮房屋都被淹没了。一些村民厨房里的锅碗瓢盆浮在水面上,还有些村民家的桌椅被水冲走了;老母鸡拍打着翅膀在水面挣扎着,‘咯哒咯哒’叫着‘救命’;大白鹅和小鸭子虽然会游泳,还是被这混乱的场面吓坏了,发出一阵惊慌的‘鹅鹅鹅’‘嘎嘎嘎’,四处乱游一通。”
为了让小说更有趣,创作的时候,无论是讲述故事的角度、还是语言的使用,我都会进行多方面的考虑,特别是要考虑孩子的阅读心理。我觉得,给孩子写故事,不能只顾着自己表达,需要特别照顾小读者的阅读感受。比如,《沙窝窝》这个故事,我是以一首童谣开篇的:“沙窝窝,沙窝窝,带子带女出来坐。你有窝,我有窝,大家一个金窝窝。”这首童谣念起来朗朗上口,很多孩子觉得挺有趣的。这个故事主题其实挺大的,但我是从一种叫“蚁狮”的小虫子这个角度切入来写的。“蚁狮”这种虫子长得很小,无论是挖坑还是走路,总是喜欢倒着走,要用头发去钓才能钓起来,非常有趣。这样写就是考虑了孩子的感受,因为孩子喜欢这种小东西。然后我再从它们做的“小窝”,上升到我们每个人的“大窝”,这样主题也会得到一种升华。
好的儿童文学,就像一个“永远的孩子”。它用童真做底色,让孩子徜徉于高山、河流、田野的大自然中,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智慧,培养纯洁、善良、勇敢、正直的美德,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它不一定太深刻,但一定要质朴、真纯,如春之芽、冬之阳,给人带来希望和暖意,以及美的熏陶。希望孩子们读了《万羽归来》,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诗意的熏陶,精神上能够得到一种滋养。
金朵儿,儿童文学作家,江西人民出版社编辑。中国作协会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协会员,江西省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南昌市作协会员。出版《万羽归来》《绿耳》《小飞鱼蓝笛》等四十多部儿童文学作品,三百余万字。作品曾入选新华社“新华荐书·山水阅读书单”及《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畅销书榜等榜单,入围第十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中国网络文学年度好作品奖、谷雨文学奖、滕王阁文学奖等奖项。
《万羽归来》是一部写给新时代少年的绿色生态之书。该书收录了《万羽归来》《船岛鱼鹰》《来自夏布国的采莲》《修补回忆的狐狸》等10个短篇故事,先后获得荣誉:
1.入选2022年江西文化艺术资助项目;
2.入选2023年12月百道网少儿原创类好书榜;
3.入选2024年1月新晨百道童书榜;
4.入选浙江省青少年作家协会2023年度优秀童书;
5.入选江西人民出版社2023年度好书;
6.入选2024年2月江西出版集团·中文传媒月度好书;
7.入选2023年南昌铁路春运推荐图书;
8.入选探照灯2024年1月、2月童书榜;
9.入选2024年3月全国新书目;
10.入选《出版商务周报》2024年2月价值新书榜;
11.入围国家图书馆“四季童读”2024年夏季卷书目;
12.获第二十届赣版书籍设计奖;
13.入选2024年度桂冠童书“百强名单”;
14.获第十三届华东书籍设计双年展封面设计奖;
15.获南昌市第六届滕王阁文学奖。
版权所有:南昌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2023 版权所有
地址:南昌市红谷滩区会展路199号 邮编: 330046 电话:0791-83986935
赣ICP备2023004682号-1 技术支持:南昌广电全媒体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南昌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2023 版权所有
地址:南昌市红谷滩区会展路199号 邮编: 330046 电话:0791-83986935
赣ICP备2023004682号-1 技术支持:南昌广电全媒体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