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昌文艺网>   团体会员>   文艺协会>   协会动态>  
影视转化,江西作家图书如何“破圈”传播
发布时间: 2024-09-23

2024618日,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中国作协社联部主办的文学转化影视重点作品推介会在上海举行,南昌三部作品入选中国作协2024年文学转化影视重点推荐作品名单。628日,《江西工人报·读书版》刊发文章《影视转化,江西作家图书如何“破圈”传播》,邀请江子、王芸、徐健、沈鲁等4位老师就图书出版与影视转化、融合的新途径、新方法等进行探讨。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李贤平

栏目主持人


618日,第二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中国作协社联部主办“IP影视开发大会:文学转化影视重点作品推介会,发布文学转化影视重点推荐作品(30部)。令人振奋的是,江西省作协推荐的4部作品入选:王芸的中篇小说《会飞的板凳龙》、礼杨的长篇小说《问彩云》、阿袁的长篇小说《小诗经》、姜钦峰的长篇小说《雾埋》。此外,《会飞的板凳龙》还入选现场重点推荐的10部作品。
这是近年来江西中篇小说、长篇小说的重要收获。如今,图书影视转化是影视市场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成为影视制作的重要潮流和方式。《人世间》《繁花》《狂飙》等图书改编成的影视剧持续刷屏,引发一系列关注。近期改编自作家李娟散文集《我的阿勒泰》同名网络剧的热播,又一次把图书转化影视的话题推向大众。
其实,回顾往昔,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诸多作家的小说被改变成影视剧。如,毕必成的小说《钢锉将军》被改编成同名电影;杨佩瑾的小说《雁红岭下》《仇侣》《非常岁月》被拍摄成电影;胡辛的短篇小说《四个四十岁的女人》被改编成同名电视剧和电影《同龄女友》,同名电视剧还获得第五届全国优秀电视剧飞天奖;温燕霞的长篇小说《夜如年》被改编成电视剧《围屋里的女人》;80后网络作家安以陌的长篇小说《神偷俏王妃》被改编成电视剧《南玉卿心》;90后网络小说家慕容湮儿的长篇小说《倾世皇妃》被改编为同名电视剧;等等。20239月,江西作家天瑞说符长篇小说《我们生活在南京》文学影视研讨会在南京举行,就是聚焦图书影视转化这一话题。影视的热播放大了图书的社会影响力,图书的优质内容则为影视注入了厚重的人文底色,共同铸就了文化事业的繁荣。
近年来,我省文学管理部门在推动中长篇小说创作有着怎样的举措,激励作家创作高质量作品、勇攀艺术高峰?中国作协文学转化影视重点推荐作品入选作家有哪些创作心得让我们受到启发?成功的图书出版影视改编案例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市场密码?我们该如何汲取我省作家作品、国内外文学作品影视转化的经验,以推动更多的文学图书跨界生长、破圈传播?《江西工人报》本期《读书》版邀请4位老师共同探讨图书出版与影视转化、融合的新途径、新方法。

江子

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江西省作协副主席、秘书长


近年来,为引导江西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关注本土文化,扶持基层作家创作,促进本土文化主题小说生产,江西省文联、省作协推出了一系列措施。


一是开展了“风起赣鄱”长篇小说重点扶持工程项目征集评选和出版,多部长篇小说因此问世。二是积极推荐江西小说家选题申报中国作协等项目扶持,先后有数十部小说入选中国作协扶持项目。三是精心组织江西省文联年度项目扶持工程实施,一批优秀小说得到扶持。四是推出系列奖励措施。如,江西省文联的江西文艺创作奖、江西省作协年度优秀小说评选,一批优秀小说得到奖励。五是大力培养小说作者。先后举办江西青年作家改稿会、江西重点小说作品研讨会、江西中青年作家中短篇小说创作研讨会,鲁迅文学院江西中青年作家研修班、江西现实题材文学创作培训研讨班,一批小说作者创作水平因此得到提高。 

上述举措,给江西小说创作营造了浓郁氛围,为江西小说家成长、作品创作与出版提供了良好条件。江西小说创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创作面貌更加多样,写法更为丰富,总体创作沉静扎实,涌现出一批充满活力、富有个性的中青年作家。


王芸

南昌市文学艺术院专业作家、一级作家


《会飞的板凳龙》入选推荐名单“前十”,有些意外,细想想,恐怕题材的独特为其加了分,也得益于这些年中国作协大力推动文学作品转化影视的举措,让优秀的文学作品被更多人看见。

这部小说的创作源头,得追溯到10多年前的一个春节。我随同事到南昌县武阳镇的一个村,看那里每四年举办一次的板凳龙大会。龙,被文学、艺术和各种民间技艺持续地赋形、赋神、赋能,是中华文化瑰丽奇幻的组成部分,也是民间生活的组成部分。板凳,乡间最寻常的物品之一,若装上两盏红灯笼,饰以不同的花纹,或写上文字,就成了板凳龙。一条条板凳龙从不同的家门出来,汇聚在高高昂起的七彩龙头下,一条一条往后接续,渐渐接成了千米长龙。朴素无奇的板凳,与龙结合,再被人的力量灌注、加持,变成了一条灵动的长龙。举龙的汉子们奔跑着,大汗淋漓,热气腾腾。全村人,还有他们邀约来的各地亲友,直看得热血沸腾……那一天所见所感,触发了我的创作灵感,写成中篇小说《龙头龙尾》,刊发在《长江文艺》,后被《新华文摘》转载。多年后,这篇小说被江西高校出版社编辑刘建梅看到。她问我可不可以改写成儿童文学。我重新构思,以五个孩子的视角,写香樟村一场盛大的板凳龙大会前后发生的故事。

翔舞千年的板凳龙,靠的是人的力量,人们汇聚在一起,奔跑着,舞动着,赋予板凳龙飞腾的物理动能和精神动能。舞动中,龙与人链接一体,人与人、人与家、家与家族,还有家与乡村、社会、国家、世界,都形成了或显或隐的链接。长长的龙身,牵连的是属于一个古老民族的历史记忆、文化记忆、生活记忆、情感记忆和精神记忆。

我参加了文学转化影视重点作品推介会,有一场主题圆桌论坛,几位专家说到文学作品在创作时要追求文学性、艺术性,优秀的作品自然会赢得影视改编的机会。我深以为然。愿“会飞的板凳龙”,与更多人相遇,被更多人看见!


徐健

江西电影集团星河影业公司业务牵头人、编审

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奖获得者


文学图书与影视有着天然的契合关系,越来越多的文学图书成为改编影视剧的重要创作风口。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人世间》被改编成电视剧后,一经开播就“出圈”;《繁花》中活跃的那个难忘年代,触及观众内心最柔软的感动;散文集《我的阿勒泰》被改编成迷你剧,是爱奇艺“一部剧带火一座城”系列,通过影视剧带动一地文旅。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网络文学更趋主流化、精品化,也成为影视改编的主力军,电视剧《琅琊榜》《花千骨》《庆余年》等进一步开拓了网络文学的市场空间。


虽然众多优秀的文学图书备受赞誉,但并非所有的文学图书都天然适合直接转化为影视作品。文学作品与影视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各自拥有独特的艺术规律和市场需求。在文学图书影视改编的过程中,基于原著的题材特点选择最为合适的改编形式,原著与改编作品之间常常存在较大的差异。从版权的交易到最终作品的呈现,每一个环节都可能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这不仅依赖于作品的优秀品质,还需要外部的机遇和助力。

每一个成功的图书改编影视案例背后,都隐藏着无数次的尝试与调整。首先,一剧之本很重要。编剧要以严谨的态度和创新的思维去探索和挖掘原著的精髓,明确转换策略(重塑人物形象、调整情节线条),将其转化为符合现代观众审美需求的影视作品。其次,影视资源很重要。影视公司、主创团队等需要聚合人才资源、技术资源、资金资源、平台资源等。再次,宣发策略很重要。注重从“宣发”到“商发”的转变,将影视的宣发转变为在影视作品发布前、中、后实施立体化的商业运作和市场化谋划。最后,IP打造很重要。“IP—剧集—周边”的产业链具备强大的吸金能力。IP衍生剧亦能反哺IP源头,带来协同效应。

期待我省更多的文学作品能够影视化,实现相互增强和放大效应,让读者和观众感受文学的魅力和影视的力量。


沈鲁

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视听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江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戏剧影视专委会副主任


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有重要的作家创作的文学原著被改编成有影响的影视作品。杨佩瑾早在20世纪60年代发表中篇小说《雁红岭下》,很快就被改编成电影。20世纪80年代,胡辛的成名作短篇小说《四个四十岁的女人》旋即被改编成电影《同龄女友》。20世纪90年代,胡辛的长篇小说《蔷薇雨》又被改编成同名电视连续剧。21世纪以来,江西作家笔耕不辍。2000年,今何在的网络小说《悟空传》先后被改编成话剧、广播剧,并在2017年被改编为电影。2011年,网络小说家慕容湮儿的作品《倾世皇妃》被改编为电视剧。2023年,傅真的小说《藏地白皮书》被改编为同名电影。


文学图书的影视改编一直是全球影视工业最重要的IP。无论是久远年代的《简爱》《战争与和平》《红楼梦》,还是今年年初荧屏大热的《繁花》,都体现出从文学到影视的跨媒介传播具有无穷的生命力。尽管传播媒介与传播策略不同,但文学与影视艺术始终在精神主旨与美学追求上具备长期对话与互相影响的充分可能性。文学的叙事、抒情、意境等,都为影视改编提供了丰富的创意资源。视听语言的镜头、蒙太奇、声画造型等,也为文学写作提供新的思维与新的想象。当前,文学图书的影视改编在以数字化与人工智能化为代表的新技术条件下,在以短视频化为代表的新影像环境中,必将再次面对艺术与技术、市场与受众、时代与故事等诸多新要素的新整合,其发展前景更加充满想象与期待。





   

《会飞的板凳龙》

王芸著,江西高校出版社







 

《问彩云》

礼杨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小诗经》

阿袁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雾埋》

姜钦峰著,贵州人民出版社



1
Image

版权所有:南昌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2023 版权所有

地址:南昌市红谷滩区会展路199号 邮编: 330046 电话:0791-83986935

赣ICP备2023004682号-1 技术支持:南昌广电全媒体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南昌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2023 版权所有

地址:南昌市红谷滩区会展路199号 邮编: 330046 电话:0791-83986935

赣ICP备2023004682号-1 技术支持:南昌广电全媒体科技有限公司

赣公网安备 360108020008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