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宝珍
刊于《光明日报》2020-06-03 文学评论版
童书是孩子们瞭望世界的第一扇窗,天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这扇窗看到外美丽的景色。“六一”儿童节选书作为礼物,成为了很多家长的选择。
赠什么书,父母往往凭自己意愿,就好象让孩子吃某种菜,只要觉得有“营养”,不管是否可口,哄孩子吃下去了就好,很少顾及是否消化,吸收了多少。
小孩爱读什么书?怎么才能真正地进入到书里?我有一些与此相关的人生经历。涉世之初,我曾开过一间书店。短短几个月的经营,我印象最深的是:童书最好卖。当时,我的小书店一套书能卖出五六件就不错了,而《七龙珠》《金钢葫芦娃》等好几套动漫绘本,竟多次反复进货,销量均高达50套以上。
当时,我感受最深的是:开卷“有益”始于“悦读”,寓“读”于“乐”。儿童读书,重在愉悦中培养兴趣。主题需大人引导,形式宜投其所“好”。为儿童选书,形式和内容应同等看重。一味强调“营养”,难免在枯燥乏味中令其对书拒之千里,又谈何培养乐观自信和有想像力、有创造力的心灵。
好的儿童文学作品,应当性情温暖、内涵丰富、有趣有益,有高水平的文学性和艺术性。首先,要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能吸引小孩。
儿子小时候,我常常带他逛书店。他喜欢的书,和我当年开书店时的“畅销书”毫无二致,只不过内容变成了《米老老鼠和唐老鸭》《奥特曼》等等。儿子爱不释手,如果我不掏钱买下,生性好动的他在新华书店能从下午坐到晚上。至于老师和父母希望他看的宣教类“必读书”,他也会为了完成写读后感等作业,不得不翻看几页。这令我们感到沮丧,我当然希望儿子能接受教育、多读那些“正规”书,奈何常事与愿违。
不过,对于《快乐王子》《木偶奇遇记》等故事性强的书(尤其是彩色连环画册),儿子爱读也爱听。每晚,儿子都伴着美妙的童话故事入眠。
7岁那年,儿子的阅读方向发生了一些让我意外的变化。一位朋友来访,带来一套世界名著(黑白)图书,20多本。我没太在意,随手置于案头。不料儿子竟然一本一本地把它读完了,还兴致勃勃地跟我分享其中的故事。儿子不仅津津乐道于鲁宾逊漂流的故事,约翰.克里斯朵夫等人物的命运起伏,冉.阿让的悲惨人生,也是他热衷的话题。至今,我仍然记得同他一起,讨论分析才华横溢的约翰克里斯朵夫为何不见容于俗世……
从那以后,我精心挑选以图书方式出版的经典书藉,“随意”地搁在他抬眼即见、触手可及的地方。
8岁不到,我发现儿子竟然自己写了一个童话故事。男主皮克警长是个阳光男孩,爱憎分明,乐观勇敢,经过一系列惊险又艰苦的查访,终于“揪”出了坏蛋成功“破案”……当时,那童真的语言和丰富的想像力,以及小说中的常识描写都令我兴奋异常。
我忽然明白,悉心耕耘儿童意识的土壤,用善美与智慧的种子来进行播种,是一件多么有价值、有成就感的事!读书有用吗?看似没用,实有大用。就像青草生长,鲜花绽放,或许你看不见生命的律动,它们却是生命的供养。
儿子爱看的书,故事情节生动明快,主人公善良真诚,人物形象可爱,绘图色彩丰富,有喜剧色彩的为最爱……孩子悄悄模仿着书中人物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也自觉改掉了“反面”人物身上的缺点,审美能力与心智水平同步提高——一切皆为兴趣使然。
一部优秀的童书,应当以儿童视角使其愉悦、以阳光心态使其乐观。让孩子在快乐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对自身及周围的环境、人物产生关联与观照。
一个孩子童年读过的书,播种下善良与智慧的种子,必会在孩子的心灵开出花朵,成为他成长中的精神依托,给酸甜苦辣的人生指明方向,引领他们走向春暖花开时、走向青草更青处……
董卿曾说,一直陪伴她成长的阅读已经不止是一种习
惯,还变成了一种力量。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在墓志铭上刻着一句话“我永远都没有长大,我也永远都没有停止生长”。
好的童书同样适合成人阅读。我真希望,我们也像欢度六一儿童节的孩子们一样,永远都没有长大,也永远都没有停止生长。好的儿童文学作品,能让孩子通过周围世界与人的关系的美,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
版权所有:南昌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2023 版权所有
地址:南昌市红谷滩区会展路199号 邮编: 330046 电话:0791-83986935
赣ICP备2023004682号-1 技术支持:南昌广电全媒体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南昌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2023 版权所有
地址:南昌市红谷滩区会展路199号 邮编: 330046 电话:0791-83986935
赣ICP备2023004682号-1 技术支持:南昌广电全媒体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