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视界10
杨宝珍
相比之下,城里人是没有月光的人,因此几乎没有真正的夜晚,已经把夜晚做成了黑暗的白天,只有无眠的白天与有眠的白天的交替,工作白天和睡觉白天的交替。我就是在三十多年的漫长白天之后来到了一个真正的夜晚,看月亮从树荫里筛下满地光斑,明灭闪烁,聚散相续;听月光自树林里叮叮当当地飘落,在草坡上和湖面上哗啦哗啦地拥挤。
时隔多年,我依然记得初次从《山南水北》读到这段话,内心产生的深深的会心和喜悦。从小到大,在手上摸过的书林林总总不会少于4位数。但究竟认真看过哪几本?里面具体说了些什么?自己又收获了什么?印象早已模糊不清。若要我推荐一本“最喜欢的小说”,我肯定迟疑不决,纠结再三;若要我推荐一本“最喜欢的散文集”,我首推《山南水北》!毫不犹豫。
《山南水北》究竟好在哪里呢?以我的眼光来看,这是我近年来读到过的最好的散文集,至少是我最喜欢散文集:文采与思想并驾,见地与趣味相融,情怀与情感兼美。
写的不过是些小事。是作者“乡居”生活里的所见所闻、所亲历的一些小事。是韩少功辞去海南省文联主席后“去一个人们都已经走光了的地方,在一个演员已经散尽的空空剧场,当一个布景和道具的守护人”,他在湖南老家八溪峒购地建房,种菜养鸡,栽树修路, 在山清水秀的如画风景里过起了自然人生活的一些随笔。他像农民一样劳动、生活,和农民打成一片,他写此处的风景,故事,见闻,美丑和感悟。文集里随处可见诗一般的语言、哲人般的思辨,以及不经意透露出的一个“人”对芸芸众生的悲悯情怀,以及山村、田园的风光里,一个功成名就的文化人放下身段撇开光环回归“自然人”的自然之美,散文里还有个突出特点:小说般的情节美与传奇美。
韩少功是带着思考在书写的。文中所说的一切,确确实实来源于真实的村庄。他没有一味美化,如今的村庄也并不尽是世外桃源。在炊烟袅袅、鸡犬相闻的村庄里也有诸多烦恼,不幸,丑陋,甚至阴暗面,也有和城市大同小异的纷纷扰扰世态万象。他文中所说的很多带着传奇、玄幻色彩的故事,几乎都是我小时候或听到过的,或看到过的,甚至亲身经历过的。他没有故弄玄虚。所有曾经在农村生活过的人都可以证明这一点。
初识韩少功,缘于他翻译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到《山南水北》,完全为他的文字倾倒。那还是2009年的事。去南昌晚报社办完事,顺便去肖江华老师办公室小坐。多年前他是南昌晚报的副刊编辑,我是作者,一直称他“肖老师”。虽多年未见,见面也不觉陌生,喝茶聊天的当儿,见他办公室的四围陈列的书林林总总不下几百本,自然就聊起“读书”这件事。我请他推荐几本好书来读。他隆重地推荐了这本《山南水北》。
“这是我近年来读到过的最好的一本散文集”。这是肖老师的原话。
书买来,一读就放不下来。书很快读完了。我意犹未尽,就又重读了一遍。按说读了2遍,这书就该放进书柜“收藏”起来,但我舍不得收起来。依然放在床头,兴之所至,随手翻阅——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本书就在我的床头,与我“同床共枕”。
书触手可及的结果是,里面布满了铅笔的勾勾划划,各式各样的标记:直线,波浪线,五角星,小红花,柳条等。
读到大段的好句子我就划直线,或者波浪线,有时觉得这段话很长划太多线会影响书的颜值,我就画一根好看的柳条框出这段话的范围。这大段的话中如果其中有句话直击我心,或特别精彩,我就在旁边添一个五角星以示强调。重读时进一步领略到作者的深意,我就带着愉快的心情在这里再画上一朵小红花……
在书上划线和标注,还不能完全表达我的喜悦喜爱,我就翻出久违的摘抄本,一字一句地摘抄。时隔多年,那些闪着思想光芒的佳句依然深深地打动着我:
那些平时看起来巨大无比的幸福或者痛苦,记忆或者忘却,功业或者遗憾,一旦进入经度与纬度的坐标,一旦置于高空俯瞰的目光之下,就会在寂静的山河之间毫无踪迹——似乎从来没有发生过,也永远不会发生。
时间是我们的生命,却是一些看不见的生长和死亡,看不见的敞开与关闭,看不见的擦肩而过和蓦然回首。
下乡的一大收获,是看到很多特别的笑脸,天然而且多样。每一朵笑几乎都是爆出来的……描述这些笑较为困难。我在常用词汇里找不出合适的词,只能想象一只老虎的笑,一只青蛙的笑,一只山羊的笑,一只鲢鱼的笑,一头骡子的笑……对了,很多山民的笑就是这样乱相迭出,乍看让人有点惊愕,但有一种野生的恣意妄为,一种原生的桀骜不驯,很快就让我由衷地欢喜。
人是海里爬上岸的鱼,迟早应该回到海里去。
故事的结局总是一样, 山南水北,花开两朵 天各一方。
《山南水北》于2006年公开出版。这一年,韩少功获得《南方都市报》“第五届华语文学”年度杰出作家。授奖词说:《山南水北》,作为他退隐生活的实录,充满声音、色彩、味道和世相的生动描述,并洋溢着土地和汗水的新鲜气息。这种经由五官、四肢、头脑和心灵共同完成的写作,不仅是个人生活史的见证,更是身体朝向大地的一次扎根。在这个精神日益挂空的时代,韩少功的努力,为人生、思想的落实探索了新的路径。
当今居要职,影响大的名作家不能算少,但一位作家再优秀,也鲜有人能做到出版的书“本本精彩”。但韩少功是个例外。用“书虫”周正旺的话来说就是“韩少功的书本本都精彩”。
一年当中,韩少功先生一半时间生活在海南城市,一半晌时间生活在湖南农村。有人称他为现代“隐士”,他自己似乎并不认同。他说,真正的隐士是不会出版作品自我暴露的,所以,他选择的这种生活方式,与其说是出世,不如说是入世,与其说是退避,不如说是进发。
久居樊笼里的都市人,内心其实都期待着,“返自然”与“适俗韵”兼而得之。我也期待着有一天能换种方式入世,在出生的村庄再次进发,身体朝向大地深深扎根,开出属于自己的那朵心花。
版权所有:南昌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2023 版权所有
地址:南昌市红谷滩区会展路199号 邮编: 330046 电话:0791-83986935
赣ICP备2023004682号-1 技术支持:南昌广电全媒体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南昌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2023 版权所有
地址:南昌市红谷滩区会展路199号 邮编: 330046 电话:0791-83986935
赣ICP备2023004682号-1 技术支持:南昌广电全媒体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