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文/杨宝珍
繁花似锦。他写信给她: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明明是想她了,却说花开得正好,你可以慢慢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家。信极短,每个字都在说“想你”,但他就是不明说想你。这惯于马上驰骋的纠纠武夫一旦温柔起来,就更显得旖旎别致,荡魄销魂。
1
每年春天,于钱镠常常是惆怅的。
春光越是明媚,惆怅就越是浓郁。绿叶在春天的毛发上闪闪发光,桃花,李花,海棠花,一朵朵踮起脚尖,从闪闪发光的叶缝里,娇娇地探出身子,看一眼春风浩荡的世界,羞涩地笑着,好像在犹豫开还是不开,半开还是全开。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这时候钱镠刚好打此经过。花儿们迅速做出了决定,齐刷刷地开了,就像钱镠后宫里那些等候临幸的美人。此刻,史上著名的文艺国王钱镠也照旧被一大堆关乎国计民生的农耕、贸易、教育、税收、外交等事务忙得抬不起头来。上班时间不够用,那就拖班。他的大臣常常在半夜被召见。常常公鸡已经叫过三遍,宣政殿的紫宸门依旧灯火通明。批完折子听完汇报,又同几位近臣商定首批来访的外国大使接待流程……
跟着工作狂老板干事业,加班成了家常便饭,又不好意思要求加班费,久而久之,大臣们也就苦中作乐,偷偷地给老板钱鏐取了个绰号叫“不睡龙”。绰号最后传进钱的耳朵。
“谁干的,好过份!没事就拿我老人家开涮?……”
见大家战战兢兢的样子,他哈哈大笑。“不过,这外号取得倒还有点个性,我喜欢!……”
他素以骁勇善骑射著称于世,但其实呢,他心里还住着一个爱诗歌的文艺青年。那一天,唐末最伟大的画僧兼诗僧贯休慕名来访,宾主相谈甚欢,相见恨晚。惜别之际贯休为钱镠作诗一首。
《献钱尚父》
◎唐代·贯休
贵逼人来不自由,龙翔凤翥势难收。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鼓角揭天嘉气冷,风涛动地海山秋。
东南永作金天柱,谁羡当时万户侯。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妙啊!这两句实在是妙极了!钱镠佩服得一塌湖涂。宠臣罗隐也很会“来事”,在旁绘声绘色地解读:“满堂花醉三千客”是赞扬大王您如同孟尝君有三千食客,门下人才济济;“剑霜寒十四州”是指大王的剑光凌照十四州的赫赫武功,雄霸五代十国……”
然而钱镠意犹未足。他以诗人的眼光提出了建议:“三千客对十四州不太工整,请把十四州改成四十州”。但人贯休和尚可不是个随便的人,作为唐末最伟大的诗僧,他的作品可不是随便就能改动的,哪怕对方是个爱诗的国王。
“王爷,您统治的是十四州而非四十州啊!诗要寄情寓兴,也不能以律害意呢,改不得,改不得!”。
好吧。钱镠说不改也罢,把我写得这么好我已经有点不好意思呢。
两个小故事透露出钱镠这个人胸襟开阔,性格也开朗,热爱生活,称得上是个“爱民如子、事业生活两不误”的模范君主。你看国事再忙,午餐或是晚宴后,他也会挤出点时间同妃子们唠唠嗑,顺便尝尝女儿烹的新茶,过问下儿子们的骑射与学业;心情好的时候他会练练剑,听听琴,看看歌舞剧。偶尔,也会去园中走走。
“不入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春色如许。惹得他孩子般高兴起来,暂时忘记了国家大事。甚至忘记了自己还没吃午饭。他敞开臂膀让春风抱一抱酸痛的肩颈,让暗香拂一拂邦硬的骨头。走出宫门,一眼就看到西湖两岸繁花似锦,游人如织。更远些的凤凰山,真像幅画儿呢。有风。一拨一拨从春天的心脏里生出的风。软软的,香香的,活泼泼的。把人的头发弄乱了又捋顺,捋顺了又弄乱。一不留神,风就钻进人脖子里了,一阵乱窜,把衣服弄得鼓鼓囊囊不成样子,人却酥酥的惬意得很。感受着如此活泼泼的春风,他觉得自己瞬间年轻了十岁。
阳光蓬勃。楼台亭榭,宫墙轩窗,田间地头,房前屋后,花全都开了。一树树、一簇簇的樱花、玉兰、丁香、山茶、风信子,虞美人,马蹄莲,锦带、鸢尾、垂丝海棠……彩霞似的,在眼睛能看到的地方开了个遍。五彩缤纷,姹紫嫣红……真美啊。这样好的天气,这样好看的花,我要怎样度过才好呢?
他想起了老妻。王妃呢?他明知故问。
禀王爷,王妃回娘家了,还没回宫呢。
他策马回宫,提笔给妻子写信: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一骑红尘,风一样向横溪乡郎碧村方向射去。
2
被想念的人身体会发光,让横溪乡郎碧村的风有了温度与方向。
戴妃梳洗毕,向父母请过安,简单用了早餐,就穿过回廊,走过春水潺潺的小溪,在梧桐树边的望春亭闲坐,赏春。
望春亭是当年她的丈夫一砖一瓦砌给她的。每年春天,她都专程回老家住上一阵子,为了陪伴伺奉年迈的父母,也为在故土取回春天的宁静。
枯坐了一整个秋冬的树桩们活络起来。密如银针的细雨里,树桩们举起一只只嫩绿的手,伸个懒腰,再伸个懒腰……她的眼睛不由分说就被一片新绿占领了。
这样的春天,华夏大地上随便哪里都是好看的,喏,此刻天空被雨洗得更蓝,风催着花儿一拨拨地开,鸟儿从天空一头栽进草丛,又腾地跃上树梢,太阳升起来有一会儿了,暖洋洋的让人浑身松软,不由得想跟一个亲爱的人,说上几句心里话。
恰在这时,一阵达达达的马蹄声送来了一个人影,呈给她一封信。王妃一读信,眼睛就湿了。说,王爷迈,既有信来,命我归去,安可有违?遂传谕即日启程返杭。
成为王的女人也许是幸运的,但未必幸福。戴妃是个例外,她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这个被幸福包围的女人当然不会知道,丈夫写给自己的这封家书,会成为后人眼里的情诗和最美情书,在每一个春天,在每一个被爱情击中的人心里停驻,还被人编成故事,谱成曲,流传千年万世,也被人称颂千年万世。
春和。景明。赣江之畔。一树一树的花开。一阵一阵鸟的呢喃。有汉服爱好者在此搞雅集。活动背景板正好写了这两句。合影时,有人手抚着那一个个饱含春色的文字感叹说:“如果我也能收到这样一封信,此生足矣”。
显然,这是一封家书。是妻子回娘家小住,他想她了,就写了短信催她回来。
“陌上花开”。在信中,他先是告诉妻子,春光大好,你喜欢的花都开了,一路上都是。老婆,我等你回来,一起赏花。“可缓缓归矣”。紧接着就同妻子商量,老婆,你是不是可以慢慢收拾好东西,一边赏花,一边回家呢。还特别叮嘱她“慢慢走不着急哈,注意安全”。虽是催促,却字字深情。
信笺展开,廖廖九个字,字字风流,字字入心。这样温柔的催促,带着一个不再年青的丈夫深沉内敛的爱,传递着对发妻年老色衰也不减分毫的真情,带着思念,体恤,和温柔的牵挂,穿过春天的风,感动了王妃,又穿越千年的风烟,打动了我们。
所以清代学者王士祯说:"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二语艳称千古“
也有人评价其“古往今来,无出其右者。”
3
年轻的时候,哪个女人没见过爱情的样子呢?
初见怦然,久处生厌,色衰情迁也见怪不怪。所以贾平凹说,一个家庭组合十年,爱情就老了,剩下的只是日子。琐碎平淡、一地鸡毛的日子。所以古人说,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
在琐碎平淡、一地鸡毛的婚姻家庭生活中,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女人惟一所求的,不过是丈夫的爱,家庭的圆满。而在中国古代,男人换老婆跟换衣服一样平常的语境下,女人要想得到男人始终如一的爱真的难如登天。翻开25史探身一望,我们轻易就能发现:男人功成名就之日,往往就是糟糠之妻下堂之时。因为男人爱面子、健忘而且喜新厌旧。
也有少数幸运幸福的女子,一辈子活在爱情里,活在丈夫的呵护里。而且——她的男人是塔尖上拥有九五之尊的那个人。
这样幸福女人,钱镠的戴妃算一个。朱祐樘的张皇后算一个。朱见深的万贵妃算一个。刘秀的阴丽华算一个。杨坚的独孤伽罗算一个。她们生于不同年代,不见得个个倾城倾国,但无一例外,青丝暮雪都住在丈夫心里。不得不说,美好的爱情,颜值和年龄并不是决定因素,也不是障碍因素。
“娘娘,你好福气啊,这么多年来,王爷身边珠环翠绕,美人像春天的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来一茬,也从未淡化他对您的感情。”
“是啊,每年春天您回娘家小住,王爷又是送吃的用的穿的戴的,又是写信问候。只要您在娘家多住了几天,王爷就会想您,就要变着法子催您回家。虽说后宫佳丽无安数,王爷还是最爱重您啊。”
是的。钱镠很爱他的妻子。他经历血雨腥风九死一生后,终于开国封王,君临天下。这位“糟糠之妻”不仅没有下堂,反而格外受到他的尊重与爱怜。身为王者他妻妾成群,但王妃最受宠爱,一共给他生了13个孩子,占据他所有儿女的三分之一。
“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就是草头王”。
他记得,在乱世里,峰烟不断,烦恼不断。屋顶是破的,肚子是瘪的,衣服是补了又补的。为了生存,他做过很多“无赖”事:从砍柴娃的“孩子王”,指挥孩童打仗玩乐,也盘剥他们劳动成果吃他们的“回扣”;成年后提着脑袋贩卖私盐,跟政府玩足捉迷藏的游戏。成家后觉得老这么不务正业也不是个事,就投奔董昌手下,成了叱咤风云的沙场将领;最后董昌谋逆称帝,他大义出兵成为平叛英雄。有人提议他干脆称帝算了,他不同意。当时的后唐,五代十国群雄割据,中央政府软弱无力,风雨飘摇。表面上看,他成为吴越国王是“中央政府”的封赏,朝内人都知道,他凭的,全是自己的本事。(注:吴越国是五代十国里第九个灭亡的,而且是唯一的一个主动归降宋的,只为使人民免受战乱之苦。百家姓始作于宋朝,“赵钱孙李”,钱姓排序紧跟在大宋的开国皇帝赵姓之后,可见当时吴越国的实力和威望)。
他记得,无论贫穷或富贵,他的妻子始终敬他,爱他,默默支持他。当他由草根逆袭成为一国之王,他也依然爱她,敬她,从结发到暮年,他的妻子,始终是陌上那一朵安坐春风的桃花。
他出身贫寒,一生的努力,只为做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好国王。他一边修身齐家,一边治国平天下。岁月的打磨,赐予他非凡的智慧与文采。加上他至情至性,才能在一个春天的午后,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把一封思念老妻,温柔催其回家的短信写得如此浪漫美丽,平实温馨。
这样的情怀,本身就是春天的一首诗。
杭州。钱王祠。钱镠沉睡了千年,醒来一时兴起,他起身去看自己治理过的这个美丽国度。烟云供养里,他做梦都想不到,他的名字,在他身后的上千年光阴里一再被人提起,不是因为“开辟乱世桃源,建立千年世家”的丰功伟绩,不是因为首开中国历史上“纳土归宋”、主动归降以保全国家统一的博大胸怀。而是,因为爱情。
他恍惚看见,多年以前,戴妃回家的路上春风浩荡。对于走在故乡的原风景的王妃来说,这显然是一段芬芳的旅程。因为好看的花开了一路,因为丈夫期盼的目光在迎接她回家。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真好啊,无论走多远,多久,都有人在等你回家。作为一个女人,最幸福的事莫过于:有亲人的牵挂,而我正走在回家的路上。
作者简介
杨因耕,笔名杨子,绾青丝等。江西省作协、江西省评协会员。作品散见《百花洲》《星火》《光明日报》《江西日报》等报刊杂志。作品入选多个散文、诗歌选本。曾在国内征文、征诗大赛中获奖若干。曾在《南昌晚报》开办“杨子视点”专栏,在《家庭百事通》杂志开办文学专栏“珍视界”,发表作品60余万字。
特别声明: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与本平台联系。
版权所有:南昌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2023 版权所有
地址:南昌市红谷滩区会展路199号 邮编: 330046 电话:0791-83986935
赣ICP备2023004682号-1 技术支持:南昌广电全媒体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南昌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2023 版权所有
地址:南昌市红谷滩区会展路199号 邮编: 330046 电话:0791-83986935
赣ICP备2023004682号-1 技术支持:南昌广电全媒体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