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源的眼睛
钓源先用两万棵香樟拥抱我。它们是时光的族裔,从唐代开始,一路繁衍,瓜瓞绵绵,像多代同堂的欧阳氏,幽隐于江西吉州区兴桥镇的乡野。那一匹匹奔涌的绿瀑布,分明是钓源这座千年古村流淌不尽的文化泉水。
未待我从香樟的怀抱里完全脱身,钓源接着用一口口澄澈的水塘为我洗濯。它们呈七星伴月之势,将阳光、古建、樟柏、鸟鸣悉数纳入粼粼碧波,再多的风雨,在这儿,化为安详宁静。这些兼收并蓄、环绕古村的水塘,不言沧桑,依然以青葱的面庞示人,不惹尘埃。刹那间,我没有理由地跃起一种欢喜,只觉得它们是钓源的眼睛,既阅岁月,也阅众生,那沉静灵气的瞳仁既照自然万物,也照世间过客。
我迷恋于这一池池水营造的小世界中。鱼儿戏逐泛起的涟漪,浣衣女子跟随着棒槌声起伏的身影,翠柳迎风梳妆的俏相,以及跌入池中的云翳,一切恰到好处地勾勒着钓源的日常。此际,时间是平静的,村庄是平静的,池水是平静的,风景是平静的,我那颗原本充斥着都市浮躁的心也变得平静。平平静静的钓源,没有理由不让人痴迷。
水塘睁着一双双美目,看着欧阳氏从唐代肇基这片山水间,建成渭溪、庄山两个自然村,将建筑、古樟、水塘、山形等有机结合,组成一幅壮阔的太极图。水塘的目光以不涸的流水为运输工具,缓缓朝西,一切不动声色,却蕴含着五行风水、金星高照、秋天丰硕的深意,所谓“水向西,人财两旺不愁地”。那些远行的欧阳子孙正是背负着这种内敛、坚韧的叮咛,闯荡出一方广阔天地。
钓源村奉北宋欧阳修为宗,以儒家中的仁义礼智信为五个房派,崇文重教,才人辈出,历史上出过五位进士、三十多位举人。明代,由于受“东林党案”的连累,不少钓源人弃官从商,将生意做遍两湖两广,富甲一方,并成为“江右商帮”中的一支劲旅,影响深远。清道光年间,钓源聚集的人口逾万人,茶楼酒肆林立,店铺商号纵横,繁华一时的钓源因此赢得了“小南京”的美誉。清咸丰五年(1855年),钓源古村遭遇到战火的洗劫,大半个村庄被毁,从此,古村陷入沉寂。
千年的沉重被香樟林稀释了,也被安泰从容的水塘四两拨千斤一般,化为云淡风轻。我眼前的钓源,就是一位大智若愚者,一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样子。走在曲曲折折的巷弄间,我触摸着那一百五十多栋明清建筑,似乎,正与一位位老友重逢。每一块青砖都是一个古老的汉字,每一道马头墙都是一户人家挡风遮雨的庇护所。我被墙角花丛中的一只彩蝶所吸引,它栖息于草茎上,宠辱不惊,也许,钓源的日子已经把它宠爱成了如此沉静的模样。
巷子的尽头,总有一口灵气充盈的水塘在等候。它随时拥抱一位新生儿的呱呱落地,也随时为远征的儿郎送行。作为涵育庐陵文化的重镇之一,吉州人骨子里浸透了“追求卓越、坚守气节”的文化基因,钓源的欧阳子弟也正是秉承着这种精神行走天下,书写着古村的历史册页。明朝正德年间,钓源人欧阳重出任云南巡抚,减轻赋税,赈灾救民,后来不愿趋炎附势,回到故乡,教书育人,终老乡间。清嘉庆年间,担任宁国府知府的欧阳衡不畏权势,公平判案,结果引来牢狱之灾,真相水落石出后,他辞官退隐钓源,收集、校正、重刻了《欧阳修全集》,其版本至今流传。
风流终究归结于时间的辙印里。而拂去烟尘,水塘的目光愈加纯净。有村妇慢悠悠地打捞着水面的漂浮物,天光云影、青砖黑瓦被涟漪揉碎,慢慢又在鸟鸣和蝶舞里恢复静美。漫步池畔,我凝视着那座“忠节第”牌楼在两棵古柏的陪护下进入波光精心布置的构图中,水面俨然一张平展的宣纸,一幅气韵生动的彩色写意水墨画瞬间完成。
钓源建筑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是其“歪门斜道”特征。这儿的房屋大门与墙面不平齐,门框、门柱稍有偏向,巷道首尾大小不一,甚至刻意出现扭曲现象。整个古村,几乎没有一条笔直的路,没有一排笔直的房屋,没有一段笔直的塘岸,也没有坐北朝南的规矩,门庭各异,四方为大。不拘形式,自然收放,钓源的建筑,到底藏匿着多少意趣和迷局?对此,没有人说得清道得明。
或许水塘懂得这其中的乾坤,也洞悉了其间的玄机。可是,水塘静谧,妙目顾盼间,似乎在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钓源形态各异的水塘,看尽世间的演义后,依然像一句句谶言。
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隐于香樟之海里的钓源渐渐向世人摘下其神秘面纱。古建焕发出生机,被打造成独具特色的民宿,或者被开辟成文旅体验区,乡民们主动融入了乡村旅游的探索中。不知不觉间,钓源实现了华丽转身。那些古老的水塘也迎来了新生,清淤筑堤,专人巡守,池水更加清澈,倒影更加斑斓,鱼儿跳跃得更欢。
这个黄昏,我背载着夕照走过香樟林,双肩落满啁啾鸟鸣,耳际萦绕着曼妙的旋律,站在村口高处,但见一口口水塘从容不迫地收藏着万丈流霞,也收藏着几只白鹭的姿影,飞檐翘角的钓源恬静而温馨,任凭暮霭将一卷卷图画装入长袍的琵琶袖中。
我不知道自己正站在钓源这幅太极图中的哪个位置,但只要有古樟宠爱,与水塘一道安静地欣赏这旧貌新颜的古村,便足够了。
版权所有:南昌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2023 版权所有
地址:南昌市红谷滩区会展路199号 邮编: 330046 电话:0791-83986935
赣ICP备2023004682号-1 技术支持:南昌广电全媒体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南昌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2023 版权所有
地址:南昌市红谷滩区会展路199号 邮编: 330046 电话:0791-83986935
赣ICP备2023004682号-1 技术支持:南昌广电全媒体科技有限公司